汕头濠江凤岗郑氏宗祠永思堂精致装修无与伦比_潮汕_祠堂
潮汕地区是郑氏比较集中的区域,当地的宗族不雅观念也可以说是目前海内最具有代表性的,险些每一个村落都建筑有祠堂,乃至一个村落还建筑几座祠堂,汕头濠江区凤岗就有四座祠堂,本日我们先来聊聊个中的永思堂。
永思堂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凤岗村落,凤岗村落所处的位置,恰好位于濠江峡湾最宽处,处于濠江马滘街道东南部,乡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万,村落民大部分姓郑。据《汕头市濠江区地名志》记载,"元延祜六年(1319),有郑姓人家到此定居,蕃衍成乡。"现存古建筑紧张为清末、民国期间,基本保存无缺。
2013年1月,凤岗村落被列为广东省古村落。
凤岗村落因历史悠久,以是古建筑遗存颇为丰富,古民居的保存也比较完全,是粤东地区一个独古村落具魅力的滨海古渔村落。凤岗古村落按照潮汕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布局,依凤岗山而建,错落有致,古朴简约。
现存郑氏宗祠有4座,分别是永思堂,始建于元末,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1994年、2014年重修,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报本堂,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993年重修,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尊亲堂,也称邦公祖祠,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2014年重修,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怀祖祠(怀德堂),始建于1946年,1996年重修,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4座祠堂均属“四点金”格局,砖木构造,墙体用贝灰沙夯筑而成,琉璃彩瓷屋顶配以戏剧人物、飞禽走兽、花卉的潮汕嵌瓷,三山为贤人字画石雕,堂内梁楹均以木、石通雕构筑,表示着深厚的宗族不雅观念。此外凤岗的珍珠娘娘庙会和龙舟比赛更是享誉潮汕。
永思堂前一片小广场,更显祠堂之气势。祠堂正门前修有一座影壁,用潮汕传统工艺雕刻着维妙维肖的、生动威严的麒麟。两侧是分别是大象与狮子,雕刻工艺博识,纹饰细腻而又显华美。两边山墙同样饰有精美的石雕,所雕刻的动物均为祥瑞之物,有狮子、大象等意寓吉祥。
祠堂屋顶采取范例的潮汕风格,最为突出的彩色琉璃瓦面之上的屋脊,是各种潮汕石雕与木雕精心装饰,那琳琅满目的图案,让人目不暇接,在五彩缤纷中各种吉祥的动物维妙维肖。旁边两边的挑檐处罚别是代表潮剧中的“狄青平西”、“罗通扫北”的彩色雕塑,可以说是将潮汕地区的各种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进入祠堂内部,更是惊叹装饰之华美,放眼望去,处处均有大型的潮州木雕与石刻。祠内以赤色、玄色、金色为主色调。红底黑字的“国子监”、“刺史”、“进士”彰显家族曾经的辉煌与历史,黑底金字的“永思堂”高悬于神龛之上更显庄严与神圣。赤色刺绣的帘蔓上“荥阳世家”、“源远流长”、“祖恩贻泽”则道出本支郑氏的源流,时候提醒后人不能忘本,永记先祖恩德。
从公元1319年郑氏族人迁入凤岗村落后,至如今凤岗村落郑氏逐渐形成以神山系、平湖系、金浦系为紧张脉络的郑氏后裔,人丁已发展近万人,可谓是枝繁叶茂。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