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年夜学生将精致“藏绣”远销海外解决200多名庶平易近就业_藏族_兴海县
阔别了传统畜牧养殖的生存办法,如何让42个村落的1000多户、3000多人过上好生活成为了亟待办理的问题。为此,兴海县探索出一条“家当***”的新路子。而在这条谋发展的道路上,一位名叫叶西措的女大学天生了领头羊。
叶西措个子很高,皮肤黝黑,是个范例的藏族同胞。虽然说话声音温顺,但是提及自己的创业故事,她的语气里透露着武断。她和她的家人便是从三江源核心区温泉乡盖什干村落迁居过来的,作为第二代“移民”,他们已经搬出来11年了。她说她很幸运,从草原迁居下来,她接管到了更好的教诲,眼界也开阔了,而且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叶西措目前经营这一家名为青海三域丝路藏文化有限公司的企业,主营业务是“藏绣”。这家店位于兴海县县城中央的格萨尔商业街上,店名叫“格拉夏”、门面装修极具藏族地方特色的商铺,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家商铺不仅***藏族衣饰、手工艺品,还有机绣的“藏绣”、藏式家纺等商品,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
据叶西措自己说,她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08年毕业后开始创业。起初她从事虫草买卖,但是随着虫草买卖日渐衰落,在2012年,叶西措开始前往深圳等地进行稽核,她创造,富有民族特色的“藏绣”有着广大的市场。不过由于藏绣多为手工完成,本钱高导致售价也高,由于叶西措开拓流水线生产,通过机器绣制来达到量产,从而拓宽了市场。目前,有200多人都靠这门“手艺”办理了就业问题。
她说,目前自己的产品远销尼泊尔、印度、法国、加拿大等地,仅国外的发卖额就高达280多万,而9月份,叶西措还将远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设体验店,真正将民族特色传遍天下各地。
事实上,这样的业绩还在格萨尔商业街的每个角落里抽芽、发展。格萨尔商业街项目总投资近一亿元,建筑面积达三万七千多平方米,共有商铺172套。为了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推进农牧民进城定居后续家当的稳步发展,兴海县7个州里的42个村落落,个中穷苦村落23个,购置商铺62套,实现年创收120多万元。农牧民群众根据自身实际从事商贸、餐饮、民族传统手工艺加工行业等,增加了他们的增收。
8月16日——22日,来自山东、浙江、江苏、吉林、北京、深圳等全国近30家省、市,以及新华社、公民日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传媒》杂志的80多名、编辑、主持人将聚焦大美青海,“访大美青海,讲海南故事,看藏区发展”——省级新闻广播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