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装饰工艺》之“堆白”究竟堆的什么白?_纹饰_要有
只是这样一个长方盘,又不但是一个方盘那么大略。纵长21公分,宽幅13.5公分,厚2分,纵横和厚度间有着自然的平衡。极浅的弯足,只在案台上轻巧地一放,就很舒畅,怎么也看不厌。单是想到存在着设计制作这样方盘的人就以为很了不起了。方盘上立体精美的纹饰想必是宫庭工艺堆白吧,原来的白色被松石绿釉浸润成一体,将博识奢华的工艺藏匿起来,哪怕盘口一圈用了黄金涂抹。由于制作细节打理得极好,从手感上险些没有什么粗糙感。
百度能查到的堆白的白指的是白瓷泥,先烧再堆,呈现的效果完备不是这样的画面,比如祭蓝堆白,蓝是蓝白是白。青釉堆白等大致也如此。而松石绿釉的堆白堆的玻璃白,准确地说是填白,先在坯上用墨勾出图案,然后用玻璃白填色,再通体施松石绿釉,入窑烧成——勾线墨色不见了,玻璃白也不白了,和留白处一起成了松石绿色。
原来瓷器里的堆白堆的不是一种白。
堆白属留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创始于明代永宣期间,在色地上堆白除了表现图案外,在视觉上又有非常好的立体效果。
图为雍正御窑厂生产的蓝地堆白海水龙纹胆瓶。[英国牛津大学藏]此瓶形制幽美典雅;通体以蓝色海水纹作衬底,瓶腹中心以堆白龙纹构成主题装饰。全体画面构思新颖,纹饰布局严谨,龙的神态把握精确,蓝白相间的相互映衬突出了色差效果,加上堆白龙纹的立体感,使画面的灵动效应更加能干。
色地堆白瓷的制作工艺十分繁芜,它先要在瓷坯上堆塑出所需图案的主体纹样,并在其上覆以白釉后入窑素烧一遍,出窑后再施以蓝色地釉二度入窑焙烧方可完成。它不仅要突出色差效果,还充分地利用了线划技巧来勾勒出翻动的海水与波涛,与堆白龙纹遥相呼应才强化了画面的动感。
色地堆白自永宣期间创烧以来,险些各朝的御窑厂都有烧造,但由于其制作工艺繁复,用料本钱极高,对工匠的技能也是一次大的寻衅,因此,受多种成分的制约,色地堆白瓷在数量和成品率上是极其有限的。
堆白的工艺是先用白瓷泥在做好的瓷胎上堆塑出想要的纹饰,再用刀刻划出纹饰的细节,比如龙鳞、凤羽等。均匀地施上氧化钴料,再将主体纹饰施以白釉,末了烧制而成。总体来讲这类堆白的蓝釉制作难度最高、也极为罕有,纵然在藏有最多元青花的土耳其托普卡帕宫中也仅见1块同类大盘。
堆白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高温颜色釉,另一个是用白釉所堆画片。高温颜色釉瓷器宁静优雅纯粹深邃,符合内心深处都渴求一种宁静致远返璞归真的境界——天人合一。而白釉堆的画片是不错的点缀和装饰,留白要有画片也要有,牛奶面包要有,诗和远方也要有,装饰创造了一种艺术的氛围,让人沉浸在俏丽中间能尽情欣赏自然风景或人为文化。比如天青釉堆云鹤纹堆白瓷器中更是明显。白色的鹤自由地飞行在蔚蓝的天空中,高远,开阔,自由,惬意,那又是一种何等美好的生活境界,又有那一个人不憧憬过上那样的生活。展现的是一种渴慕,渴慕来自人的内心最最深处的探求和追索以及对终极人生状态的思考。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