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2全国十大考古新创造的终评结果公布。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兴、武屯街道的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入围2022全国十大考古新创造终评名单。

刘邦的“大年夜后方”栎阳城遗址:秦国最大年夜的兵器制造地也是第二大年夜粮仓_阳城_遗址 电工

早在2018年4月,栎阳城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创造”。
一个遗址五年两次进入终评的情形,甚为少见。

三号建筑四号院瓦片堆积

近日,封面新闻采访了栎阳城遗址考古发掘的卖力人刘瑞,他先容,栎阳城遗址的发掘事情自1980年开始。
在刘庆柱、李毓芳师长西席的带领下,考古人员开始对栎阳城遗址进行发掘。
由于当时的地下水位较高,考古发掘事情只进行了2年就停滞了,等到再次发掘已是2013年。

栎阳城遗址大规模的发掘,要从2018年考古事情职员对三号古城北侧后宫区域的建筑和宫殿进行考古发掘算起。
2021年至2022年,对三号、十一号建筑进行了完全发掘。
刘瑞先容道,在全体战国七雄的考古事情中,宫殿区的发掘数量都非常有限,“通过这一次的发掘事情,我们对这些建筑遗址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全体战国秦汉考古事情都有主要的意义。

最主要的建筑遗址尚未发掘

将考古已有认知向前推进

栎阳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事情采取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大遗址发掘中总结采取的半复原式发掘,考古大棚的建立将室外考古转为室内考古,有效地保护遗址和建筑。
同时,多学科互助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土壤剖析,金属的剖析等办法也利用在栎阳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事情中。
目前,栎阳城遗址的发掘思路是“先大略后繁芜”,也便是通过先发掘较为大略和等级较低的遗迹,来不断总结履历、提高技能,为后续最主要的建筑遗址的发掘积累履历。

刘瑞透露,目前最主要的宫殿、位于遗址南侧的一号宫殿还未进行发掘,在统统顺利的情形下,或许会在两三年后进行发掘事情。

栎阳城遗址研究成果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在此确定了一条南北轴线,这也是历史期间的都城培植中最早的一条轴线。
之后的曹魏邺城、汉魏洛阳城、明清故宫等高档级建筑中,都带有这样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
这种建制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的城市培植。
“我们从现在往以前倒推,这种形式代表着中心集权,强调的是居住在宫殿最核心建筑中统治者的主要性以及中心行政行为的令行禁止。
”刘瑞这样解读。

从1950年开始,考古人员陆续在多个主要遗址中创造了大半圆瓦当这种建筑材料。
“大半圆瓦当最早在秦始皇陵创造,后来在陕西的黄山宫、成山宫、辽宁的碣石宫、甘肃的回中宫等地都有创造。
但是这种瓦当究竟涌如今什么时候、怎么利用,一贯没有定论。
”这次在栎阳城遗址创造的大半圆瓦当,将持续了近70年韶光的预测,向前推进了一步。

巨型瓦当残块

栎阳城遗址埋藏在地下1.7米至2.2米深,因此干系的建筑材料保存的情形要远比西安地区的其它遗址要更加完全,各种遗物也更加丰富,个中就包括了大半圆瓦当。
在栎阳三号古城的三号建筑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宫殿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角创造了这种大半圆瓦当。
这不仅将中国古代建筑利用瓦当的韶光向前推了一步,而且其与宫殿遗址相对位置的确定,为复原其利用位置供应了科学资料。

带有植物纹、动物纹的瓦当不仅能够作为装饰材料,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瓦当作为一种高档级建筑材料,能够防止木质的椽子遭受雨水而糜烂。
高档级的建筑材料在栎阳宫遗址还创造了很多,比方说用来搭建台阶的空心砖。
类似的建筑材料的集中创造,把我们之前已有的很多认知都大大提前。
”刘瑞说道。

三号建筑四号院:61虎燕纹瓦当

出土目前海内唯一厕类遗址

曾作为“大后方”增援刘邦

此前,由于“2200年前的冲水厕所”的热搜,栎阳城遗址得到了不少的关注。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宫城内发掘的厕类遗址,刘瑞说,它改写了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认知,这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室内如厕,室外排水,室外有很深的排污池。

刘瑞先容,虽然厕所本身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大量的传染病。
厕所改造对付延长人的寿命有着很主要的浸染。

但该遗迹的上方已被晚期毁坏,且作为唯一的厕类遗址,没有任何参考工具,也无法进行上部构造的复原。
因此其上方究竟是什么样的,刘瑞只能小心地预测:“如果许可推测的话,我认为上方还是存在蹲厕的可能性,就像现在屯子的厕所一样,通过管道把渗出物冲到室外,但也不用除在上面还有类似于现在便凳利用而涌现坐式如厕的可能性。

三号建筑F2晚期陶便器与弯管组合情形

同样也是在三号建筑,考古人员创造的半地下室建筑,将这种建筑形式又往前推进了100余年。
在四号、五号建筑内创造的浴室,同样是中国目前最早的浴室举动步伐。

“从整体建筑布局和单元细节上来说,栎阳城遗址的创造大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战国秦汉期间建筑的现有认识。
”刘瑞说道。

作为四朝的都城,秦献公、秦孝公、塞王司马欣、汉王刘邦、汉高祖刘邦都曾定都栎阳,栎阳自然拥有它的上风。
刘瑞先容道,根据文献记载,栎阳曾经是秦人最大的兵器制造地,也是除了咸阳之外最大的粮仓。
同时,正是栎阳优胜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刘邦降服项羽供应了可靠的后援。

工室是战国时期秦国紧张的制造兵器的机构。
“就我们现在所知的工室来说,带有地名的工室,只有雍工室、咸阳工室、栎阳工室和西工室,而个中只有栎阳工室分为‘栎阳左工室’和‘栎阳右工室’”,按当时制度,刘瑞推测,“这是由于栎阳工室的生产规模很大,很有可能要远高于其他工室”。

随着郑国渠的开凿,渭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巨大提升。
睡虎地秦墓竹简对此有所记载:“栎阳二万石一积,咸阳十万石一积。
”刘瑞认为,彼时栎阳的粮食存量应仅次于咸阳,位居全国第二。

“司马欣屈膝降服佩服后,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就接手了栎阳,这里完全保留了栎阳原有的兵工制造基地、粮仓和丰富的人口资源。
后来萧何坐镇关中,源源不断地把粮食、兵马、兵器送到前哨,在刘邦和项羽的长期对峙中,在后方给予了刘邦稳定的增援”,刘瑞剖析:“因此在照功行赏的时候,萧何才能位居第一。
这跟他在栎阳当‘大管家’有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水经注》的记载,秦献公的陵墓该当在栎阳城附近。
但是刘瑞见告,就目前来说,并没有在栎阳城遗址附近创造高档级墓葬。
“从现在的勘测情形来看,能符合秦王高档级墓葬标准的只有栎阳宫以北的北原之上。
但在这个区域内,我们未创造大型封土。
只有记录存在封土的一座墓葬,经考古勘探后创造这是西汉墓葬,非献公冢和孝公冢。
”刘瑞阐明道,战国中期以前的秦人高档级墓葬并没有利用封土的传统,而这时又正处在高档级墓葬从无封土向后来有封土的过渡期。
随着未来对栎阳城遗址的持续发掘,或许众人能够得到干系线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用度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