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这个村垃圾清运用上了“黑科技”_村_垃圾清运
垃圾清运有了“黑科技”
全媒体 赵盛迷 周玮 特约 伍智琪
3月15日清晨,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落,58岁的村落民张兴才驾驶着一辆垃圾清运车,穿过掩映在绿树春花下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去往村落民李杰家门口。
“手机上显示,他们这里的垃圾桶装满了。”张兴才说。一顿操作下来,看动手机“垃圾智能系统”平台上“李杰屋旁”的标识由赤色变成绿色,他安心的收起手机,前往下一个赤色标识点。
作为村落里的垃圾清运专员,张兴才能“一收一个准”,与村落里去年11月投入利用的智能垃圾桶系统密不可分。
洞下槽村落村落域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有村落民927户3184人,村落民均匀逐日产生生产生活垃圾约1吨。此前,垃圾桶清运办法紧张因此巡视检讨与定点集中清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不但费事费力且效率不高,时常发生垃圾箱溢满后无法及时清理的情形。
放置茶园小道上的垃圾集网络点。
为此,州委办公室驻村落“尖刀班”在全村落范围住户比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了88个垃圾网络点,给每家每户派发了一个垃圾桶,并与科技公司互助,搭建起垃圾智能化管理平台,依托物联网对垃圾桶进行智能化管理。
垃圾智能化管理平台分为垃圾桶智能化、村落委会监测后台、垃圾清运职员手机端平台三个部分。垃圾桶智能化是在每一个箱体内部安装测距传感器,垃圾清运职员通过手机端平台,便可实时理解垃圾箱垃圾量情形,极大提高清运效率,如垃圾量50%以下,箱体显示为绿色;垃圾量到80%显示为橙色;90%及以上显示为赤色。
“以前便是一直收,全村落跑,现在一看手机就晓得哪个垃圾桶满了,少走了很多弯路。”张兴才打开手机说,页面上不同的颜色,看起来一览无余。
张兴才在手机上看垃圾网络情形。
“一个月只要交5块钱的垃圾清运费,垃圾清理方便又及时。”洞下槽村落莲花4组的村落民黄元兴笑着说,现在大家伙儿的精神面貌上去了,咱们的家乡成了游客乐不思蜀、赞不绝口的“利益所”。
“作为村落庄振兴试点村落之一,加强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是发展村落庄旅游的哀求,更是村落民对美好生活的神往。”“尖刀班”班长谭剑说,下一步,他们将连续完善聪慧村落庄平台,建立垃圾清运管理机制,进行常态化管理,推进俏丽村落庄培植,推动村落庄振兴。
(审签:谭辉 编审:朱述耀 编辑:梅杰)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