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银耳代料栽培技能_床架_银耳
孙治民 蒋学杰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别号白木耳、雪耳,菇体中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身分,自古以来银耳被视为山珍,是餐桌上的佳品 。银耳具有很高的营养代价和药用代价,其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备受人们的重视,银耳已成为当前医药和食品领域研究与开拓的热点工具 。现将银耳代料栽培技能先容如下。
1 栽培场所
栽培园地哀求排水方便、空气流利、周边无污染源。菇房由墙、屋顶、窗和门、通道、缓冲道、调温举动步伐、栽培床架组成,哀求保温、保湿。层架式床架用角钢、木头或竹竿等搭建。一条通道的菇房内安装两排栽培床架,架宽 1.1m;两条通道的菇房内安装三排栽培床架。两边床宽1.1m,中间床宽 2.2m,床高 3.0~3.3m,分 10~12 层,层距27~30 cm。
2 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木屑 73%、麸皮 24.5%、石膏粉1%、蔗糖1%、磷酸二氢钾 0.5%。
配方二:棉仔壳 83%、麸皮 15%、石膏粉1.8%、尿素0.2%。
以上两种配方任选一种。
3 营养袋制作及接种
先将干料混匀,再加水充分搅拌均匀。料与水的比例(质量比)为 1∶1.15。将培养料装入宽 12.5cm、长 50~55cm、厚 0.02cm 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中,擦净塑料袋口内外两面黏附的培养料后,用线扎住袋口。用直径 1.2 cm 的打穴器在填好培养料的料袋单面等距打接种穴,每袋打4~5 个接种穴,深 1.6cm。用 3.3cm×3.3cm 的食用菌专用胶布贴封穴口,穴口四周封严压实。将料袋放入锅中常压蒸汽灭菌。灭菌锅 4h 温度达到 100℃,坚持恒温 8~l0h 后停火,利用余热闷6~8h 后开锅出袋。将料袋搬运到已做消毒处理的接种室内,按“井”字形排放。银耳菌种由白毛团和喷鼻香灰菌两种菌丝组成,首先将白毛团辗压成碎末状,再将喷鼻香灰菌搅碎,然后将两种菌丝稠浊均匀。在接种箱内按无菌操作规程接菌种后封严接种穴,哀求接种穴内的菌种比穴口低 1~2 mm。接种后的菌袋,按“井”字形排放在发菌室内。堆高不超过1.5m。如果温度较高,每层可排较少的菌袋,以利于散热。
4 菌丝培养
接种后 1~4 d 为菌丝萌发定植期。此时将菌袋按“井”字形摆放,温度掌握在 26~28℃,空气湿度 60%,每天透风 1次,每次 10min,把稳避光培养。接种后 5~8d,温度掌握在 23~25℃,每天透风 2次。
接种后 9~12d 为菌落形成期。对栽培房进行消毒,床架洗濯晾干,将菌袋搬入栽培房,排放在床架上,袋距 3~4cm。将菌袋接种穴掀开 5mm大的穴口,增加菌袋内氧气。喷水保持覆盖物湿润。温度掌握在22~25℃,湿度掌握在75%~80%,每天透风 3~4次,每次 10min。
接种后 13~18d,菌丝基本布满菌袋,淡黄色原基形成。当穴内涌现白色碎米状的幼耳时,将胶布全部撕掉,在菌袋上覆盖无纺布或报纸,并喷水使其保持湿润。温度掌握在 22~25℃,湿度掌握在90%~95%,每天透风 3~4次,每次 10min。
5 出耳管理
接种后 18~19d 长出耳芽。此时将菌袋割膜扩口 1cm,扩大穴口,增加袋内氧气。喷水保持覆盖物湿润。温度掌握在 22~25℃,湿度掌握在90%~95%,每天透风 3~4次,每次 30min。
接种后 20~25 d 为耳片成长期。耳片直径3~6cm,耳片未展开,色白。为避免烂耳,应取出覆盖物,让子实体打仗空气,12h 后再重新覆盖,连续喷水保湿,结合透风,增强散射光。当耳片直径达 8~12cm、耳片松展、色白时,撤出覆盖物,喷水保湿。温度掌握在 22~25℃,湿度 控 制 在 90%~95%, 每 天 通 风 3~4 次, 每 次20~30min。把稳以湿润为主,干湿交替,晴天结合透风多喷水。当耳片直径达12~16cm 时,停滞喷水,防止耳片过湿霉烂。温度掌握在 22~25℃,每天透风3~4次,每次 30min。停喷 3~5d 后,转入采收期。
6 采收
用锋利无锈小刀沿耳根割下,采摘全体子实体。一次性采收。
将采下的银耳修整后用净水漂洗,两朵对起挤掉水分。晾晒 3d,再将耳基朝上晾干,颜色淡黄、无霉变、无杂质即为合格的商品银耳,保存时要保持朵形,防止霉变。采收后,应及时打消废菌袋,清扫栽培房,栽培房薄膜、地板、床架应洗净晒干或晾干,以备下批次生产用。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