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团队领衔国家级研究中央支撑南通两家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揭牌成立_南通_装配
交汇点讯 “建筑之乡”南通探索建筑业科研创新新路径。8月25日,在国家土建构造预制装置化工程技能研究中央主任李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以及南通市领导沈雷、姜东等共同见证下,国家土建构造预制装置化工程技能研究中央南通研究院、南通装置式建筑与智能构造研究院同时揭牌成立,正式落户南通创新区紫琅科技城。
据理解,国家土建建构预制装置化工程技能研究中央于2013年获科技部立项批准,2017年正式成立,依托同济大学构造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机器设计及理论等3个重点学科,联合海内干系骨干企业共建而成。作为科技部预制装置化工程领域唯一国家研究中央,这次国家土建构造预制装置化工程技能研究中央把全国首家校地互助分支机构落地南通,并与南通高档研究院互助共建南通装置式建筑与智能构造研究院,意义深远。
“年轻人宁肯送外卖,也不愿从事建筑行业。”南通装置式建筑与智能构造研究院院长宫海见告交汇点,当下,传统建筑行业面临年轻劳动力匮乏、人力本钱上升等发展瓶颈。相对而言,装置式建筑对人力需求较小,属于技能密集型新兴家当,已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子之一。装置式建筑行业在海内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起步才5年,家当链发展还不健全。装置式建筑对付科技创新的依赖程度高,目前从前真个高校研究到后真个企业运用,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紧张缘故原由在于短缺中间环节,亟需一批专注于装置式建筑技能赞助研发与落地转化的科研院所,补上家当链缺口。
“形象地说,便是在高校大所与建筑企业间做好‘翻译’事情,既能与科学家对上话,又能与企业家产生共鸣,促进成果转化,推进建筑业转型。”宫海先容,目前,上海市场30%以上装置式建筑预制构件来自南通。南通全市拥有60多家规模以上装置式建筑预制构件厂,数量居全国第一,具备装置式建筑科研院所落地发展的优秀环境。
南通被誉为建筑之乡,去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打破8000亿元,按照《南通市建筑业“十三五”发展方案》,该市正大力推广装置式建筑,推动预制装置式、钢构造、构配件及部品部件等家当化基地培植,促进传统建筑家当高质量发展。 交汇点 贲 腾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