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镇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走访装修建材商户简报范文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走访装修建材商户简报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走访装修建材商户简报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当乡镇公务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不长篇大论,直接说结论。
- 第一:收入尚可。尤其是部分地区对于乡镇干部的补贴还是很丰富的,加上车补和乡镇补贴,我们这边的乡镇干部工资收入转正后已经在7000左右了。再加上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周末假期,还是很舒服的。
- 第二:忙起来真忙,掀起来真闲。管理没有市县那么严格,有事打个招呼就可以先走。不过也有时候会加班到深夜,虽然不是经常,但是有大事,必加班。
- 第三:如果家在该乡镇,或者远点,在县城,那乡镇公务员完全可以考虑。但如果是异地,不能每天回家,那就不太好了,毕竟公务员也只是一份工作,如果不能守护家庭,说的再好,又有啥用呢?
总结:彼之蜜糖,我之砒霜。究竟如何,因人而异。总体来说,乡镇公务员是一份有点纠结的工作,回答完毕。
如果是刚上班的公务员,大多会分到党政办,随着工作熟悉,会身兼数职,非常的苦累,这是在县级部门远远体会不到的,再加上基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非常辛苦,但是一般乡镇公务员提拔很快,职位多、人员少、流动快,如果你想在仕途上有抱负,可以去乡镇,如果想安逸,可以在县直部门。
笔者在乡镇做过公务员,先后历经过农办、城建办、党办等科室,即做过打印文件、数大棚等杂事,也参加过征地、选举等难事,总结工作体验,可以用酸甜苦辣来回答。
升职之酸:空出了岗位也不一定是你的
升职是每个公务员都向往的事,但在乡镇,升职则需要面对论资排辈和关系平衡。
我在乡镇遇到过一次职务调整,当时空出了一个团委书记的岗位,我的各方面条件都符合,镇党委副书记也曾公开表示过支持。
但结果公布时,最终人选并不是我,而是另外一名同事,她从外单位调入,年龄比我大,但来乡镇比时间我短。
看到结果不是自己,心里难免有些酸楚,想不通到底为什么。
后来发现,身边还有许多不正常的现象,有的科室一直由副科长主持工作,却始终不提拔,而科长在别的科室打杂;有的同事1年换2-3个岗位,级别一直不动等等。
慢慢明白,在乡镇这种人多职少的地方,领导考虑人员安排时,既讲究论资排辈,也需要平衡关系,给年龄大的同志保留位置,也让年轻同志看到希望,但个中的心酸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收获之甜: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
我是“三门”干部,乡镇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工作期间第一次感到了成就感,直到现在,很多画面也还历历在目。
配发良种补贴时,村民大伯咧开嘴笑着数钱的样子;拿下批文后,工地老板兴奋的表情;困难帮扶时,孤寡老人端来的热水......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快乐,尝到了一种成功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初心。
虽然后来离开了乡镇,但我依然体会到,公务员这份职业是要通过自己付出让别人得到快乐的,这种甜历久弥新。
应付之苦:上边来的都是“急活”
上边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是乡镇公务员的真实写照。
在乡镇,每个公务员,特别是在党办工作的,往往都要面对上边好几个部门。
填不完的表、报不清的数、写不完的总结,在以前确实存在,而且每一件都带着结束时间,都拿着问责的尚方宝剑。
在乡镇,我曾遇到过一天需要核实百余户人口、房屋信息的劳累活,也碰到了半夜要求到区里领一份工作简报的“着急事”,经历了会议上午电话通知、然后立马取消的尴尬事,也办理了驻村盯守上访户的棘手案。
总之,在乡镇当公务员,需要应付很多意想不到的工作,还要有同时对付几件工作的能力。不过现在推行基层减负了,不知处境会不会变好一点。
人心之辣:没有非黑即白的人
人是最琢磨不透的,这点在乡镇也会深刻体会,那就是绝不能把人片面分为好人和坏人,不能隔着肚皮判断人心。
记得拆迁时,当时的村支书帮着我们向村民做工作,白天讲的都是政策好、要支持,可到了晚上,私下说的却都是自己要多得多分。
包村时,村长和书记选举时互相举荐,可干了没到半年就开始互相告状,甚至闹到要去北京上访的地步。
除了这些,当然还要面对复杂的同事关系。凡此种种,都告诉我,不要片面的认识人的好与坏,要承认很多人是“灰色”的。为了适应这个环境,也要努力把自己变成“灰色”的。
总之,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能够体会到的远不止我说的这些,但无论何时何地,保持一颗初心最重要。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苦,累,所谓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首先,县直单位的7.8个科室对着乡镇的一个办公室,乡镇办公室不仅要处理这7.8个科室的任务,还有乡镇自己统筹的其他任务。我对象在乡镇统计站,站里就2个人,相对应的县直单位有7个科室,总共36人;也就是说乡镇2个人要干36人安排的活,每天就是入户、进企业、下养殖场等;前段时间人口普查时,每天要忙到很晚才回家。
其次,我在乡镇经管站呆了三年了,三年里真正做本科室的业务时间并不多,2019-2020年一整年都是在忙***,整理***项目档案加上入户走访贫困户,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乡村振兴、网格化中了。每个人都有100多户,需要一个月走访一次,把走访的问题一一记录。
最后,周六周日加班是很正常的,不加班反而不正常了,每天忙不完的活
作为一个刚刚从乡镇调任县级部门不到一年的中年大叔来说,对这个问题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我看到前边的回答,五花八门,其中有些基本还算靠谱,有的就完全三观不正,对乡镇公务员(其实某种意义还是叫乡镇干部更准确,因为在乡镇各类身份的干部之间基本不存在明显区别)一无所知,信口开河甚至可以说揣着满满的嫉妒、眼红甚至是恶意中伤!可能八、九十年代的乡镇公务员(那个时候统一就叫乡镇干部)的一些不规范言行,让很多人给乡镇公务员贴上了”无能“”贪婪“”欺压群众“等标签!让广大乡镇公务员一直活在大家的不理解当中。
其实,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随着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直接承担着服务基层群众,推动辖区经济发展,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保障辖区安全等大量繁重的工作任务……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乡镇公务员(广义的,应该还要包括事业人员,下同)来完成。所以,乡镇公务员必须要能文有武,养成全面的工作能力:文能舞文弄墨、填表报数,武能抢险救灾,维稳处突;上能协调各级,高效运转;下能服务群众,脱贫攻坚!所以乡镇一直是基层干部锻炼的主阵地,通过乡镇各项工作的锻炼能让公务员增加为民情怀,树牢服务意识,增强综合能力,可以让更多优秀的同志得到展示自己的舞台。所以某种意义来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能够出色完成乡镇工作任务的人,无论放在哪个工作岗位一定都是最优秀的工作人员。
当然,乡镇公务员也承受着其他各级干部所没有压力和困难:一是办公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偏远或是高山乡镇,交通不便,与家人长期分离;二是直接面对群众,乡镇有限的行政资源和群众对政府服务越来越高的心理诉求之间严重不平衡,造成群众对乡镇公务员不理解甚至是比较抵触,工作推动难度大;三是面临无限的工作责任,信访稳定、安全生产是常态化工作,加上冬季森林防火,汛期防汛减灾,全年基本无缝衔接!所以,乡镇公务员招录正在面临危机,愿意到乡镇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尤其是条件相对较差县区的乡镇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作为在乡镇工作了七年的我,说到乡镇公务员,要说的话就太多了,我想大家不一定愿意听我在这里絮絮叨叨!所以,直奔主题,我觉得当一名乡镇公务员的体验总结起来就是:乡镇公务员就是一个职业选择,既不要站在道德角度,刻意拔高,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歧视或是抹黑这个职业!总体来讲,当一个乡镇公务员的体验就是累并快乐着,既有着每一个职业都有的职业荣誉感,也有其他职业所无法体会的酸甜苦辣;对于积极上进,踏实工作的人来讲,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和舞台;但这个职位对浑浑噩噩、混吃等死的职场老油子来讲,则只是一个饭碗而已,和在哪里都一样;对于不求上进,消极颓废的年轻人来讲,乡镇公务员岗位则是恶梦般的存在,因为乡镇工作量大、困难多、矛盾尖锐、责任重,对于乡镇领导来讲,在人少事多,一个萝卜几个坑的情况下,对老油子可能会纵容或无视,但绝不会姑息你一个年轻人——当然,有些特殊人才除外(大家都懂的),这样你的日子就会很难过了!
到此,大家对走访装修建材商户简报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走访装修建材商户简报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