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体鸣乐器“韵板”的制作工艺_佛堂_暗记
韵板属体鸣乐器中敲击体鸣乐器类
青铜铸造而成,为等腰三角形板状体,形似扁平的鱼头或压扁的毡帽。上方钝角正中有一圆孔,用以拴系绳索悬挂架上或用手提携,下面两个对称锐角向上翘起,底边向外微弧,板体两面铸有线纹、云纹等多种纹饰。板体大小不等,规格较多,最大者宽60厘米、高50厘米、厚3厘米~4厘米;最小者宽10厘米、高7厘米、厚1厘米。
板体下面两角稍厚,两角中间略薄,两个角为敲击部位。棰用铁棍、龙竹根或木制。竹或木制者棰头长21厘米、直径10厘米,棰柄长27厘米演奏时,左手扶绳,右手执棰敲击,它可借助敲击惯性旋转,声浪环抱、余音不绝。韵板紧张作为小乘佛教法器,用于佛事活动中。
大者悬挂于佛堂中,凡开经、诵经、段落终止、收经等都要敲击数声;在开坛、收坛等仪式中,大韵板是领奏乐器,然后鼓、忙、镲、海螺等才能齐鸣。当僧侣起居、餐饮、高下佛堂时也要作为旗子暗记敲击。不该用时,将其拴在佛堂内柱上。小韵板用于大佛爷上街、进寨等场合,小和尚随行边走边击,以示意行路妇女迅速避让。沙弥化缘时也敲击小韵板作为旗子暗记。韵板只用于佛教寺院。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