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消费者申说举报中央宣告规避装修“陷阱”的警示_花费者_装修
装修猫腻太多,消费者从买材料、施工到验收,各个环节稍不留神就会中招。在“3·15国际消费者权柄日”即将到来之际,泉州市消费者申说举报中央昨日发布了规避装修“陷阱”的消费警示。
近年来,不少家装公司为招揽客户,推出套餐、团购价等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这种装修模式紧张是通过对主辅材料、家具、配饰等产品的整合,根据不同套餐额度供应相应的装修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作出调度,让不少消费者很心动。
然而,装修公司每每没有见告消费者,“套餐仅供参考”,在消费者交意向金、预支款或者定金后,装修设计职员会根据上门丈量的结果,出具“真实的”装修预算。这笔用度常日远远高于消费者选定的套餐,但此时如果消费者不认可,经营者就有各种情由不退还消费者所交预支款。
此外,当装修完毕之后,业主好不容易能住进新家了,每每看到鼓起来的瓷砖、不平整的墙面、漏水的马桶等。当业主提出维修哀求时,装修公司常以各种情由推诿,乃至置之不理。据悉,家装质量问题紧张存在安装、管线等暗藏工程铺设不合格;墙面、地面不平,瓷砖空鼓、墙面裂痕等。同时还包括“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伪装合格产品”“生产、发卖不符合保障人体康健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的产品”等。
泉州市消费者申说举报中央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装修做事和建材商品时,要选择信誉可靠、质量好的商家,查验其证照和资质等级证书是否完好。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其是否按时参加企业年报、有无行政惩罚记录等信息,或者可以通过一些家装网站理解其口碑、有名度和信誉度等。
同时,消费者在与装修公司签订条约时,内容要明确、详细、可操作,比如在装修套餐条约中,应标明家装涉及材料的品牌、型号,不能笼统地用“海内名牌”“国际名牌”之类的字眼代替。如果委托装饰公司选择建材的话,要妥善保存装饰公司供应的预选材料样品,以便日后检讨对照。条约中要详细注明施工工期、质量哀求、装修材料明细表等。此外,还要约定好违约金的赔付比例,明确工程延期装修的违约金等,以免装修公司拖延工期。(陈云青通讯员苏晓晖)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