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无锡铂宸府社区大年夜堂_空间_词组
无锡铂宸府社区大堂
Master Mansion
中国,无锡
Wuxi,China
形式来源
“ 01”
_
探究拱的形式来源可以在建筑史和艺术史中找到端倪,从古罗马的拱券建造到文艺复兴期间的框景形态,再到早期当代建造技能的水晶宫,“拱”这一形式元素在各个期间都被反复演绎成新的经典。
金贝尔美术馆是路易·康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将“拱”作为重复单元建立起连续而清晰的空间秩序。
左:水晶宫Crystal Palace,1851
右:金贝尔美术馆(图片来源: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论 19 世纪和 20 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49 页)
拱顶下的社区大堂
“ 02”
_
本案位于江苏省无锡经开区清源路北侧新开拓居住板块内,是板块方案核心轴线的出发点,承担着近期开放展示的功能,未来也作为社区物业做事用房和紧张的人行出入口。
项目占地面积5400㎡,个中社区大堂主体建筑面积1490㎡,地上两层为核心接待和展示空间,地下一层为设有泳池的健身会所。
空间策略
“ 03 ”
_
建筑体量沿城市道路横向展开,南侧面对城市,通过水广场与外部形成隔岸相望,北侧通过下沉庭院与后面的住区形成立体的衔接。
建筑形态
“ 04”
_
本项目意在建立一处典雅、精细、时尚之所,彰显现代城市新生活品味。
在形式上沿用CIFI7展示区3.0标准的根本上进行本地化创新,通过“拱”的形式组合建立独特的空间形态,在均质的城市板块中建立起光鲜的特色。
全体建筑本体有三种类型的组合形式,并回应各自的功能,分别是连续拱组成的前场展示单元、十字交叉拱组成的出主入口单元,和一个单边半拱组成的临时展厅单元,三种类型的拱组合在一栋建筑里,回应同一个问题:一个基本单元如何建构出整套的空间系统。
◎施工过程图
从单词到词组
“ 05”
_
这三种类型有一个共同的形式原型——“拱”,对这一基本元素的处理产生适应功能需求的特色,且类型之间具有相似性的差异。就像一系列词组,含义虽有不同,由于包含了相同的词源而在语义上有着某种相似性。
◎体块天生
● 词组A——连续拱 :
连续拱是多个相同的拱单元沿侧墙方向并排拼接,界面自然朝向前后两个方向,增加单元的数量即可扩展覆盖面积,因此核心展示区域采取四跨连续拱知足对大空间的需求。
● 词组B——十字拱 :
十字拱是由两个拱垂直交叉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这种类型的拱打破了承重墙的限定,只需四角有支柱,可以开大面积的侧窗,解放建筑内部空间,得到更加通透的空间呈现,而十字交叉本身又具有了双重的轴线关系,适宜串联其他空间,在这里十字拱被用在中央的入口大堂,旁边贯串衔接两个功能区域,同时有作为前场进入后场的人行大堂,两层的通高强调了入口空间的仪式感。
● 词组C——半拱 :
一个拱被切掉一半后,仍旧具有覆盖空间的能力,侧墙被去除后界面更加开放,断面朝向城市成为了新的立面。
这里作为临时独立展区,在临街的挑空空间将完全的内部投射在断面上。
● 词组并置:
从单词到词组,再到词组的组合,一个基本元素完成了更繁芜的空间语义。当他们被组合并置在一起的时候,原来单一的含义也变得模糊和多义并产生了新的层级,而在新的整体中最基本的原型依然能得到分辨。
流线功能
“ 06 ”
_
◎爆炸图
经由前场水景首先进入中心十字拱所在的入口大堂,西侧连续拱的一层为活动区,二层为办公区,东侧半拱两层均为临时展厅,三组空间通过十字拱两侧的玻璃盒子贯串衔接,个中一侧还包含一个联通到地下会所的电梯,地下会所通过后场的下沉庭院重新回到地面。
为了知足大空间的展示效果,同时强化拱顶覆盖下的空间体验,三组空间均做了通高处理,人在一层可以直接感知屋顶的尺度以及起伏变革。尤其是中心的十字拱有着15m的超高挑空,高耸的拱顶将全体大堂向上拔起,仪式感十足,将来作为小区的人行主入口,凸显小区的代价。
景不雅观互动
“ 07 ”
_
景不雅观参与下的空间咬合穿插,与园地形成立体的衔接,下沉庭院给地下会所带来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同时也供应了一个不雅观看角度,地上地下的关系变得明晰而生动。
前场池塘,倒映建筑的立面轮廓,形成虚像的拉长;后场下沉庭院,立面一同延伸到地下,前后景不雅观的处理分别是对建筑界面的延伸,一虚一实。
地下会所
“ 08”
_
地下部分为健身房和泳池区,北侧为连续的下沉庭院,光芒均匀的洒入泳池水面上氤氲安谧。
技能图纸
“ 09 ”
_
◎一层平面图
◎南立面图
◎北立面图
◎东立面图
◎西立面图
◎剖面图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