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本、倒闭、残局...装修公司到底有多灾?_装修_行业
赔本买卖赚吆喝,现如今已成为家装行业最真实的写照。
2021年上半年装修公司注册量为1万家。
没有比拟就没有侵害。
2020年装修公司的注册量为2.3万家,2019年的数值为5.3万家。
新进入行业的公司越来越少,解释装修行业已经越来越不被资金所看好。
现在装修行业的现状,验证了一句谚语:风水轮流转。
但谁知道呢。曾经,成本行业也是一个备受成本青睐的行业。
根据亿欧网2016年发布的《互联网家装发展9大最新趋势》显示,在2015年创下过一年景立三百多家品牌企业、27家得到天使轮或A轮以上融资的好成绩。
但只可惜这绝大多数公司“生不逢时”,硬生生把自己给作去世了。
房地产调控趋严
家装行业作为房地产企业的下贱企业,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地产行业的发展的。
房地产行业发展好,那么家装行业自然需求兴旺。
只只可惜绝大多数家装公司“踏错了节奏”。
对家装公司来说,2016年是这个行业的主要迁移转变点,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房地产调控开始逐渐趋严。
从2016年开始,全国40个城市出台了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120多次,并在年底提出了“国十条”,之后房住不炒的主基调开始奠定。
按理来说,当行业发展没那么好,乃至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聪明一点的企业一样平常都会选择狗一点,等度过了“寒冬之后”再开始发力。
但当时的绝大多数家装公司都预判错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家装行业的持续影响,并没有选择让自己慢起来。
2016-2018年,正是绝大多数家装公司加速发力的韶光点,大打价格战是当年的行业常态。
在当时,百余平方米的屋子大包装修,近乎不差分毫的设计和选材,有报价16万的,有报价12万的,还有报价9万的,更有报价7.5万的。
而这么做的目的,对家装公司来说就只有一个:吸引消费者。
但显然,这种做法是无法持续到,到了2018年不少行业的头部企业都开始活不下去了。
2018年,互联网家装行业迎来了深度洗盘,烧光成本的钱后,不具备盈利能力的公司暴雷四起。
3月,苹果装饰旗下的多个品牌公司人去楼空。
5月,重庆爱尚当家装饰公司卖力人纷纭跑路。
11月,优居客正式进入终结清算程序。
如果大家有留神成本市场家装上市公司的走势,也可以创造,绝大多数公司险些都是从2016年开始走熊,然后现在都还是屁滚尿流。
比如美克家居的走势是这样的:
大亚圣象的走势是这样的:
金螳螂的走势是这样的:
压垮装修行业的末了一根稻草
在言叔看来,装修行业大部分企业在2016年之后都不太行了,最为主要的一个缘故原由在于:
行业的风向已经变了,但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发觉。
这个风向是什么?
即:开拓商开拓的住宅正在从毛坯房向成品房进行转变。
在2017年颁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方案》中,政府明确哀求,到2020年,新开工的全装修成品住宅,也便是精装房,面积需达到30%。
在2017年,成都、海南、上海等地陆续颁布了干系政策,往后住宅也将按照成品住宅培植。
也便是说,往后开拓商给消费者的屋子只能是精装房,而不是毛坯房。
而这么做,站在国家角度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的,由于这不仅是民心所驱,很能很大程度上的降落装修污染。
根据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毛坯房仅装修时对毛坯“敲敲打打”这一块,每年的丢失就在300亿元以上,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来污染环境。
而在正式的装修过程中,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行业发展部的测算数据,住宅装饰装修均匀一户可能产生两吨垃圾,个中有85%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但由于这些可回收垃圾的日产量太少,产生过程过于零散,且没地方堆积,常日都是一丢了之,日产日抛。
如果每年有2000万户进行装修正造,一年就会有4000万吨垃圾污染环境。
而如果是一个小区进行集中装修,那么所产生的巨量垃圾,就可以由于规模化上风,得到妥善的处理办法,不仅降落了污染,乃至还能回收一笔资金。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政策对家装行业的影响真有那么大吗,那就算是给消费者的是成品房,那房企还不是去得找装修公司去做么?
问题就出在这了。
大家不妨想想,家装公司靠什么用饭?
靠给毛坯房装修用饭,靠给二手房改造用饭,个中给一手的毛坯房装修霸占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政策颁布后,如果你是房企,你会咋办,想都不用想,如果自己有这个实力当然是自己了局分羹了。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房企开始纷纭把触角也伸向了家装行业。
比如万科的“万链”、碧桂园的“橙家”、阳光城的“梦享家”、龙湖的“塘鹅”等,都开始向住宅的家当链进行布局。
此外,越来越多的家装供应商开始与房企缔盟,实现捆绑式发卖,比如红星美凯龙接连与万科、世茂等房企达成协议,为的便是希望打通更多客户源,从而供应一站式家装做事。
就算房企不自己入场搞家装,对家装行业来说,完备是一场“灾害”,由于收益要差上很多。
道理很大略,一次装修一套房,和一次装修一栋楼,每平米的本钱能差上好几倍。
家居市场的“游击队”之忧
在装修市场,大概市场上的有三大主要的主体,他们分别是“整装”、“基装”和“游击队”。
所谓整装便是拎包入住,厨房橱柜等家具配备完好,基装是装修公司只卖力供应水泥、河沙等根本赞助材料,厨房、橱柜、家具等主材由业主卖力,“游击队”则是供应工人,主辅材料均由业主卖力。
而 装修“游击队”很多是大街上摆地摊的单个装修职员或三五人组成的装修小队,他们大都无业务执照、无资质等级证书、无办公地点、无施工力量、无资金保障。
对付行业内的正牌军而言,他们除了受制于政策成分外,还备受“游击队”的侵扰。
是什么导致这种“家装游击队”的涌现?
无他,有需求。缘何有需求?
由于其装修价格更便宜。在很多城市报摊前、街边派单员等处,均随处可见各种不有名装修公司的报价单,一些想省钱的业主,便通过这些单张来找自己认为可以的装修公司。
不过由于装修游击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也没有相应的资质,如果一旦往后的装修出了问题,很难维权,言叔的建议是,如果你要搞装修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去找这种“游击队”。
言叔有位朋友就曾请过“游击队”装修,然后被坑过,他要装修屋顶花园,装修公司价格太高,而“游击队”的价格是装修公司的一半,末了选择了“游击队”。
结果,屋顶花园出了很多问题,地板砖贴得高低不平,洗衣池到处漏水,给“游击队”打电话维修,不接电话,末了还给我朋友设为了黑名单。
结语
2021年装修公司的破产潮,只是个开始。
不是他们这些装修公司的创始人不足拼搏,只不过个人的努力在时期的进程面前实在是太微弱了。
精装房政策是2017年制订的,详细发威要等到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才开始,以是想都不用想,装修公司的“惨状”,仍将连续延续下去。
不过这对购房者来说,装修市场过于惨淡了,并不是件好事,由于等到开拓商把售房+装修绑定在一块的时候,以利润为大条件的开拓商,极有可能在装修材料上“下功夫”,从而得到更高利润。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