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农房盘活运用被列为农业农村部改革试点——“宅改”昆山“改”出了什么_村_农民
8月26日,农业屯子部组织专家对昆山“宅改”进行中期评估,对昆山的改革试验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鼓励昆山利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进一步“试”和“闯”,创造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苏南履历”“昆山模式”。
收储改造,老房成了喷鼻香饽饽
三面环湖、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穿过人流熙攘的周庄古镇来到祁浜村落三株浜,心一下静下来了。村落集体收储改造的十几栋民宿乍一看和普通农房没两样,走进去却“别有洞天”:“80年代民宿”,纸筋墙面、角铁门窗;“90年代民宿”,老式土灶、半墙腰线;“00年代民宿”,私密小院,小资装修……游人住在三株浜,既感想熏染到光阴流转的沧桑循环,又享受了温馨轻奢的居家做事。
上网查看了祁浜村落“年代秀”民宿,报价让人咂舌:“60年代”2288元,“70年代”1517元,“90年代”3519元……“双休日基本订出去了,上海和苏州的客人居多,一款‘未来屋’的民宿小楼,住一晚5888元,不预支定金我们不订的。”周庄喷鼻香村落旅服公司经理张倩倩说,一栋民宿便是一个年代、一种情怀,都邑客就喜好这种“调调”。
淀山湖镇永新村落紧临淀山湖畔,村落外一口湖,村落里一片塘,航拍像是一只“葫芦”,白墙青瓦的田舍小楼环湖分布,是昆山的特色田园村落庄,6栋闲置农房正在装修。“这钱农人不用出,投资方是苏州田好公司,装修后还卖力运营,农人只管收租金。”永新村落村落支书蔡顺华说,他们村落紧挨淀山湖15公里环湖大道,双休日上海市民来嬉戏的很多,村落里开了不少田舍乐,还想发展民宿留住过夜客,但农人的经济实力、管理履历都不具备,于是村落里成立农房互助社引进旅游公司,从投资到运营一并打理。
淀山湖镇小泾村落农房翻建率达到85%,每栋楼七八个房间,多数配了盥洗间出租,年租金四五万元,发展起稳定的“房东经济”。村落民张阿娥家是低保边缘户,住着上世纪80年代老屋子,墙面剥落屋顶漏水,住得不好又不能出租,心里焦急上火。村落里为此联系昆山农商行为她家供应35万元“建房贷”进行翻修,镇资产经营公司包管,如今屋子快封顶了,建成后出租,用租金八九年就还清贷款了。村落支书曹振华先容,像张阿娥这样,村落里3家低保边缘户都通过贷款建房出租脱贫。
盘活农房,分享城市化红利
“无论是祁浜村落的村落企互助、永新村落的以房入股,还是小泾村落的以房***,总结起来有两个共性特点: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盘活闲置农房,二是村落集体在投资方和农人世组织衔接。”省农业屯子厅政策与改革处处长杜海蓉说,昆山宅改“是经济发达地区盘活农房分享城市化红利的有效考试测验。”
“昆山的宅改试验,首先是市场需求带来的。”昆山市农业屯子局发改与资管科戴欢先容说,像祁浜村落、永新村落依托古镇周庄、淀山湖发展起了民宿游,尤其是周庄通过打造实景演出,去年夜间游客已逾百万,祁浜村落实在已成为周庄的旅游配套区。小泾村落附近镇里的工业集中区,“打工族”租房需求兴旺,村落里有专门的房屋中介,这是村落庄“以房***”的条件条件。
工商成本为农房盘活注入了“源头活水”。像周庄喷鼻香村落旅服公司投资亿元打造祁浜村落民宿游,不但改造出风格互异的民宿,还配建了接待中央、餐厅、村落史馆、垂钓中央,整体改进了村落庄旅游环境,带动了周边18家庄家发展民宿业。苏州田好公司对永新村落民宿的装修标准是每栋100万元,和村落里签订了15年租赁条约。
既然企业有这么大的劲头盘活闲置农房,为何不让他们和农人直接对接,须要村落集体居中“搭平台”呢?“村落集体的浸染一是把农人联络成市场主体,二是保护农人利益。”戴欢说,一家一户的农人居住分散、信息不对称,与企业互助常日涌现相互排斥戒备、沟通不畅的问题,违约涨租、租期变更偶有发生,通过农房互助社或集体收储闲置农房,既可以理顺市场关系,又增加了对等会谈的“筹码”。根据条约约定,祁浜村落民宿运营后,前5年年租金5万元/幢,5年后租金上涨8%-10%。永新村落每3年以10%幅度上调租金,企业收回投资后,拿出净利润30%向庄家二次分红,经营期满后装修归庄家所有。
成本下乡,必须做事三农
评估会上,专家表示,相对付昆山的经济地位和市场潜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空间还很大,路径还可以更多,尤其是农房利用权的分置、交易、转让,市场“堵点”有待冲破。
“宅基地改革被称为屯子末了一块红利,是有待唤醒的海量资源,对付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人财产性收入意义重大。” 省农科院农经所所长朱方林先容,屯子“三块地”改革中,承包地三权分置强了农业,屯子培植用地同地同权富了屯子,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改革既富了农人又激活了屯子,并建立起城市和村落庄的需求连接。尤其在苏南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发展,外来人口浩瀚,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城际交通便捷化,盘活农房发展旅游、康养、文创、办公的市场空间巨大。
向改革要红利,昆山宅基地在落实集体所有权,保护农人资格权的同时,适度盘活宅基地和农人房屋利用权,将应时启动两项“深改”,一是拓展权能,二是公开流转。昆山市农业屯子局有关卖力人先容,按照原规定,金融机构一样平常不接管屯子宅基地抵押,改革后,可以以贷款人供应的农房财产权作为抵押,发放较低利率贷款,破解盘活宅基地融资难题。与此同时培植市镇两级屯子产权交易平台,把农房利用权公开流转,交到有实力、故意愿、有任务的市场主体手中,用于屯子新家当新业态开拓,最长期限不超过20年。
“‘宅改’既要活化农人末了的红利,也要守护好农人末了的财富。”戴欢先容,一些地方闲置农房利用中将农人整村落迁居,村落庄交给投资方打造,虽然造了一些“盆景”,可农人并没有从中受益。严防“宅改”跑偏变调,昆山改革试验中设立了两大原则:一是守住三条底线,屯子地皮集体所有制性子不改变、耕地红线不打破、农人利益不受损;二是突出农人主体地位。“成本下乡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勾引其为三农做事,而不是跑马圈地、撇开农人。” 本报 顾巍钟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