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买装修材料遇轇轕 你该怎么办?_教师_瓷砖
每年的“3·15”,有关装修引发的轇轕都不在少数。在这个中,装修材料所引发的质量问题,也占了不少。
面对家装时涌现的问题,究竟是材料质量存在毛病,还是施工不当导致的后果?消费者碰着此类问题又应该如何维权?从市12315指挥中央去年处理的几起案例中,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迪。
新买的墙布“长斑”?
2017年11月,陈师长西席在梅列区列西茶街某布艺公司购买了一批墙布,但是在施工的时候,墙布却涌现了质量问题,由于胶水渗出,施工职员用湿布擦拭之后,墙布上竟然涌现了黑斑,而且遍布胶水硬块。
眼看着自己买回来的精美墙布变成了这副样子容貌,陈师长西席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由于墙布施工没有完成,陈师长西席购买的家具也无法入室摆放,只好寄存在物流园内,每天光寄存费就得花400多元。无奈之下,陈师长西席只好找到了12315寻求帮助。
经由调度,双方达成了协议:商家将原来已经收取了的3000元墙布定金全额退还给投诉人,双方解除购买条约,墙布由陈师长西席自行处理,双方不得再向对方主见任何权柄。
消费提示: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条约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条约责任或者履行条约责任不符合约定的,应该承担连续履行、采纳补救方法或者赔偿丢失等违约任务。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条约责任或者履行条约责任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责任或者采纳补救方法后,对方还有其他丢失的,应该赔偿丢失。根据以上规定,在这一案例中,商家履行条约责任不符合约定,投诉人有权要求商家整改并赔偿丢失,商家以本钱太高为由谢绝整改,或哀求提高单价作为整改条件的方案,并没有法律依据。
瓷砖“花”了,谁之责?
2017年春季,家住尤溪县的林女士正忙着家里的装修,可是却碰着了烦苦处儿。
自己花了一万多元买回来的瓷砖,在贴好后一个多月时,竟然涌现了裂痕。已经贴装好的瓷砖涌现了问题,面临的是一系列返工和其他相应装修工序受影响的问题。在与商家沟通索赔未果的情形下,林女士只好拨打12315,寻求折衷处理办理。
接到投诉之后,尤溪工商局西城所事情职员立即前往调查,事情职员两次来到李女士家中的装修现场进行查看,创造林女士家新居的客厅、走廊、厨房、阳台的墙面瓷砖,釉面涌现了程度不等的不规则裂纹。
被投诉商家的供货商派事情职员到装修现场进行查看之后,对付事情职员所描述的事实情形并未产生异议,并表示在不收取瓷砖货款的情形下,乐意与零售商家一同给予林女士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就赔偿金额,双方一时未达成共识。
瓷砖是否有质量问题,这成为轇轕的关键所在。工商部门事情职员在咨询了有关检测部门之后,理解到检测须要5片同批次同款瓷砖,但是,投诉人和被投诉人都无法予以供应,以是也就无法通过检测取得商品质量是否存在问题的证据。造成瓷砖釉面裂痕的缘故原由,究竟是商品的质量问题,还是由于施工不当而引起的,也就无从进行论证。
经由事情职员折衷之后,终极,三方达成调度协议,零售商家和瓷砖供货商在免去林女士家墙面砖货款4125元,地砖货款3870元的根本上,再一次性给予其1.5万元公民币的经济补偿。
消费提示: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柄争议的,可以要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折衷组织调度。消费者在购买建筑材料时,应该先理解产品的质量,查看产品合格证等,同时,只管即便理解施工中的把稳事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建筑材料施工之后的检测取证难度较大,在碰着轇轕时,建议投诉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形下,应该适当选择让步才有利于更好地办理轇轕。
发来的货不对,咋整?
2017年5月,家住沙县的吴师长西席,拨打12315寻求帮助。
原来,忙着装修的他前不久从瓷砖店订购了一批瓷砖,当时约定的价格是60元每片,吴师长西席事先支付了2000元定金。可是,瓷砖买回家铺贴之后,吴师长西席却创造这批送来的瓷砖,其品质和当时商家展示给自己看的瓷砖品质不是一回事儿。
沙县工商局12315事情职员接到投诉之后,及时联系双方当事人理解情形。理解到当时吴师长西席购买的瓷砖一共90片,每片60元,规格均为80厘米×80厘米,总价款大约5400元。商家在接到吴师长西席的订单之后,立时就将瓷砖送到了加工厂,将瓷砖全部代加工为80厘米×40厘米的规格。吴师长西席收到瓷砖往后,立即就开始了瓷砖铺贴。一贯到铺贴快落成时,吴师长西席才反响出瓷砖的品质与订购时的品质不符的问题。对付吴师长西席提出的赔偿需求,商家一开始并不买账。
经由工商事情职员的调度之后,双方当事人终极达成了和解协议,被诉的商家赞许一次性赔偿给吴师长西席5000元。而瓷砖加工产生的用度也由商家自行支付。
消费提示: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售出的产品不符合,以产品解释,实物样品等办法表明的质量状况的,发卖者应该卖力修理、改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丢失的,发卖者应该赔偿丢失。(三嫡报 陈雪珍 通讯员 杨 珺)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