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馆位置图 (刘军理摄)

关东馆

关东馆——大年夜连城市室庐培植史上的里程碑_关东_年夜连 照明

位于市内中山区杏林街的大连铁路医院与儿童公园明泽湖之间,1920年10月,与对面的满铁单身职员宿舍南山寮同时竣工,距今整整100年。
大连老百姓称其为南竂、北竂,两者中间隔一个网球场,平面布局均呈E字形(图1)。
由于是满铁在关东州培植的首栋公司职员凑集式宿舍住宅,由当时的满铁地方课课长村落井启太郎命名为“关东馆”。

图1 关东馆与南山竂俯瞰

关东馆与南山寮一样,均为满铁办理当时职员住宅不敷而建。
按照满铁建筑课课长小野木孝治提出的方案,由小野武雄等设计,系满铁丁类砖砌职员宿舍建筑。
与当时日本海内正在考试测验新式住宅区的培植一样,关东馆和南山竂是满铁建筑课在大连社宅培植的新探索。
关东馆竣工之时,镜池(今明泽湖)周围的南山还没有大规模培植住宅,更显其独树一帜的浸染。

关东馆所处阵势西南高东北底,设计师顺势而为,按照地基的倾斜状况,灵巧设置楼层,西侧为三层,东侧北侧为四层,最低的东北角部分增加地下室(图2)。
这样整栋大楼呈现三层、四层、五层不等的楼层,总建筑面积5,564.64㎡。
个中,地下室1,025.354㎡。
经楼梯室通往屋顶,屋顶有晾晒衣物和藤架举动步伐,还有安歇室,可供儿童玩耍,也可眺望南山和大连港湾幽美的风景。
地下室内设有暖气锅炉房、煤炭室以及其他堆房等。
E字型构造布局,透风、天井、光照良好,隔音效果好。
1970年代,由于大连港职工住宅紧张,其在关东馆顶楼加盖一层,形成现在形态。
(图3)

图2 1920年,刚刚建成的关东馆

图3 如今的关东馆(于成福摄)

关东馆在大连住宅培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首创了大连以至中国东北中层公寓培植的先河。

1、关东馆坚持“和洋结合”,创设了大连中层公寓培植的新模式

关东馆整体采取当代西班牙布道院式建筑形式,正面旁边对称,三角木构架支撑的赤色坡顶屋檐伸出,有教会建筑所采取巴洛克风格的女儿墙形状的山墙,屋顶采取砂砾屋面材料,部分利用绿色灰浆制作的半圆筒形瓦建筑。
地板方面,二楼地板整体以及各楼层厨房地板、楼梯室地板以及楼梯等处采取钢筋混凝土建筑,这也是大连最早利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建筑之一。
内部则这天式房间布局,一个单元一样平常两个或一个起居室,每个房间铺6或3张榻榻米不等。
内部日本式房间的隔墙、天花板抹灰浆,厨房、厕所走廊铺木板;窗户则采取双层外开式、内部高下滑动式玻璃窗;厕所采取腰唐户(上部为玻璃拉窗,下部为扇门)式拉门。
此外的壁橱、佛龛隔扇、各户出入口采取“金属门”建造。
这样,从建筑外不雅观到内部布局,从建筑材料构造到门窗各式,都很好的将泰西建筑风格与日本和式传统结合起来,既表示对当代生活办法的适应,也积极的照顾关怀了日本人对东瀛文化的习气,首创了大连公寓培植的新模式。
1920年代中后期开始,直到1945年日本败北屈膝降服佩服,大连城市涌现的大量高层公寓住宅,均是这种当代建筑形状,内部则是榻榻米寝室等单元楼格局。
因此,关东馆的培植起到了示范引领浸染。

2、关东馆内部举动步伐已具备当代住宅标准

图4 关东馆平面图

关东馆各户配备独立卫生间、厨房、壁柜,管道煤气,冬季集中供暖(图4)。
卫生间有洗手盆,利用泰西式抽水马桶。
厨房各设置一个带中层架子及水龙头的木制嵌铁板洗碗池,两个带水龙头及溢水口和排水口的木制嵌铁板洗衣桶,配置一个带中层架子的木制嵌铁板瓦斯台,储物架上部为玻璃双开门,宽四尺,高度六尺,下部采取板门建造,有抽屉及中层架子。
这样就可努力做到既完善卫生举动步伐,又可方便操作、节约韶光,同时有效利用了面积和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将来会涌现各种家用电器,既廉价又清洁,因此在住宅内预先铺设好了线路,随时为这一欲望做好准备。
只是这种丁类住宅均未配备浴室,是一大遗憾。

3、关东馆消防设计思路新颖,科学周密

大楼的侧壁、隔墙均为砖砌,统共六个区域(楼层),每个区域用防火墙(两块砖厚度)分隔,每层分为四户以至六户,共有107户,501个房间。
各户出入口采取防火门,各户设置能够到四个角落的消防栓(内径1英寸半),而且正面和后院也设置消防栓,楼梯也采取防火材料,高下相通。
通往楼顶的楼梯,既是为了利用楼顶的空间,作为儿童活动和安歇的空间,更是着火时的逃生通道,这种设计在当时已经相称前辈,而近年来,我国的公用建筑才采取这种楼顶逃生设计,百姓住宅则还未实现。

关东馆的消防设计最特殊的是,三楼以下各户在窗外设置通向地面的逃生网(图5),以备紧急之需。
这种逃生网以壁挂式钢铁楼梯呈现,穿过设有金属开关的外阳台花箱,既知足了逃生之需,也具有防盗浸染。
最近的韩国高层住宅外挂逃生网设计(图6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这种设计与大连关东馆的逃生网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韩国是钢铁制踏板台阶式,而大连的关东馆是钢铁制挂梯式,则早在100年前就已实施了。

图5 关东馆的消防逃生外挂梯(唐勇摄)

图6 韩国当代高层楼房逃生设计

4、关东馆生活区与体育休闲娱乐相领悟,表示文化社区内涵

关东馆在顶部设置不雅观景台,在紧张劳碌的空隙之余,眺望远处大连湾幽美的海景和高耸的大黑山,不雅观赏面前连绵起伏的南山,心情自然格外愉快。
同时,作为儿童的活动场所,起到了家庭乐园的浸染。
关东馆与南山竂之间特意设置的露天网球场,居民出了家门就进运动场,正是随时切磋球技、竞争比赛的好场所,非常方便,以吸引市民参与,也会是附近社区的一大文化体育活动“景不雅观”(现在被临建霸占)。
而附近的明泽湖,水波潋滟,杨柳依依,更是休憩放松,享受美景的佳境。

5、关东馆看重小环境的营造,培养审美情趣

关东馆的院子里,后门和各出入口设置砖铺道路,后门和屋顶设置藤架及花箱,各户窗前设置花箱或套廊,前者栽种藤蔓、花草类,可和院子里的草木一起装饰窗边的景致。
而且走下去是庭前,走上去是屋顶的绿荫花草,均可在夏天得到阴凉。
后者可以通过花草和盆栽等磨炼臂力并欣赏,到了冬季,有蒸汽供暖设备,在特殊加宽的室内窗台上适当地摆放两三盆,可以欣赏,且能够调节湿度。
这些设置充分表示了日本文化看重精细幽美和细节的传统。

关东馆和南山寮的建成,首创了中国东北中层公寓培植的先河,也领先于日本海内建筑界,在当时的中国东北和日本海内引起积极反响,被日本建筑家评价为“公寓元祖”。

实在,这种评价言之过高,是不理解大连城市建筑历史所致。
关东馆的建成只不过是俄治期间达里尼市政区东清铁路公司职员集体宿舍的翻版(图7)。
只是关东馆是三层以上,达里尼市政区的集体宿舍是两层。
但二者建筑都是砖造,内部构造以居家的一家一户为单元组合,户型大小不同,有寝室、独立卫生间、厨房、高下水、冬季取暖和举动步伐,功能均已具备当代公寓的标准,而达里尼市政区的公寓有的还有浴室,关东馆则未设计浴室。
与此同时建成的南山寮,在达里尼市政区也有职员单身集体宿舍的模板。
因此,只能说关东馆和南山寮是首创了中国东北中层公寓培植的先河,而俄治期间培植的达里尼市政区的东清铁路公司职员集体宿舍是中国东北“公寓的元祖”。

图7 1903年,达里尼市(大连市)东清铁路职工公寓楼(位于胜利桥北,已拆

关东馆的建成不仅首创了居家住宅的新模式,也为后来大量公寓住宅的涌现树立了样板(图8),在当时引起包括日本海内的广泛关注。
实在,100年前的关东馆的住宅模式与当代城市的单元楼房住宅已经没有差别了,只是短缺了电梯而已。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东馆在大连城市住宅培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图8 1930年代的大连公寓

大连的这种公寓培植模式,自然影响和勾引了后来伪满洲国的住宅培植。
1932年,曾在满铁建筑课任职的相贺兼介被任命为伪满洲国首都(今长春市)培植局建筑课课长,其设计的三层砖造公寓大同自治会馆,为100人单身职员住宅及10户家庭住宅,是伪满洲国政府首栋新建住宅,施工单位为大连净水组。
被相贺兼介调来的大连矢追建筑事务所的所长矢追又三郎,是一位在大连有民间公寓建筑履历的建筑师,卖力设计了8栋64户的两层砖造公寓(图9 ),供应给伪满洲国政府的日本职员。
其起居室多铺榻榻米,半数住户设有带壁龛的和室。
等等,这些在伪满洲国培植的住宅,正是充分接管借鉴了大连的公寓类设计建造履历的结果(图10)。

图9 1930年代的伪满洲国新京(今长春)住宅

图10 伪满洲国新京(今长春)第一批住宅遗存

原创文:蒋耀辉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